高质量发展看中国|淮阴:古城上绘出新图景
发布时间:2023-08-22 14:56:48 来源:央广网

三千里运河,两千年淮阴。淮阴地处淮河生态经济带、江淮生态经济区、大运河文化带“一区两带”战略交汇点,商贸贯通,载体丰富。近年来,在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中,淮阴奏响经济韧性更强劲、民生保障更完善的新乐章。

聚焦农业业态“新”、工业产业“强”、民生保障“多”三个关键词,淮阴正在以乡村振兴为基础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、以保障民生为目的,在新时代的江淮发展蓝图上写下属于淮阴的辉煌一笔。

淮阴区古黄河两岸风景如画(央广网发 杨洪雷 摄)


(资料图片)

新业态 新技术 为传统农业插上“新翅膀”

驶入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丁集镇,沿路两旁排列着整齐的黄瓜大棚,走进丁集镇黄瓜种植示范基地的玻璃智能温室育苗大棚,一整片碧绿茁壮的黄瓜苗映入眼帘,大棚外的电子屏幕上,实时显示室内外各项环境数据,温度、湿度、光照、土壤水分等数据一目了然。

“我们有一个智慧农业大数据中心,不仅能看到各种田间种植环境的实时数据,了解国内农批市场实时价格,还有专家服务,我们的村民在手机上,就能直接和专家交流大棚蔬菜种植中植保问题。”淮阴区丁集镇农业分管负责人王永兵介绍,丁集黄瓜立足自身产业优势,融合现代化农业科技,为传统农业插上“智慧翅膀”,走黄瓜产业全产业链发展的强村富民之路,让农民的“钱袋子”变得更鼓。

智慧丁集大数据中心(央广网见习记者 顾炀威 摄)

近年来,丁集镇通过“企业+科研机构+村集体+农户(种植大户)”的经营模式,降低蔬菜生产成本,优化蔬菜品种和品质,试验栽培“津盛”“津美”“玉秀”等优特黄瓜品10多个,为农户提供高品质果蔬籽种和优质种苗,扩大种植面积,提高蔬菜产量。目前,丁集镇黄瓜种植面积超万亩,全镇黄瓜全产业链从业人员超5000人,年产鲜食黄瓜超17万吨,鲜食黄瓜年销售收入近4亿元。今年8月,丁集镇(黄瓜)入选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名单。

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。淮阴区马头镇的太山村依托马头历史文化资源,挖掘运河文化,农文旅融合发展走出新路。漫步在太山村,白墙黑瓦,小桥流水,家家户户门口种满了鲜花,“村里有上千亩的百合花田,还有滑雪场和水果采摘园。清口枢纽是我们在建项目,主要围绕运河文化打造特色景观,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乡村旅游观光。”淮阴区马头镇太山村党总支书记夏继军边走边介绍。

在淮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坐落着亚洲最大的单体蝴蝶兰生产基地,也是全国最大的蝴蝶兰出口企业。走进淮安皇达花卉有限公司的智能温室,放眼望去,白色、紫色、黄色各种颜色的蝴蝶兰恣意绽放,仿佛置身彩色海洋。淮安皇达花卉有限公司二期厂长徐鑫随手拿起一株蝴蝶兰说:“旁边那个屋子的V3大白花已全部被订购,现在正在打包准备陆续发往日韩等国家。目前公司可年产蝴蝶兰600余万株,年销售额约1.5亿元,带动当地农民就业300余人。”

待发往海外的V3大白花(央广网见习记者 顾炀威 摄)

近年来,淮阴区坚持“生态立区,产业强区”发展定位,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,大力推进农业特色产业发展,培育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模式,促进农业全面升级、农村全面进步、农民全面发展。2022年农林牧渔总产值达139.53亿元,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38.2元。

强项目 强发展 为工业产业注入“强脉搏”

钢帘线,是汽车工业和轮胎制造的主要骨架材料,应用广泛。走进中天淮安项目一厂的智能生产车间,工业机器人正迅捷精准地作业中,无人搬运车来回穿梭搬运,工人有序忙碌,施工现场一片火热。“整个项目建设了6个生产分厂、技术研发中心和智能装备中心等,中天淮安项目一厂已经竣工,11月将全面达产。‘中天牌’帘线钢最细能拉到0.15毫米。”中天钢铁宣传部淮安站站长王鑫介绍。

中天淮安公司一厂湿拉自动下盘机器人作业中(央广网发 张志超 摄)

“未来我们争取以最快速度打入国际市场,助力打造‘世界钢帘线之都’,为淮安高质量发展贡献中天力量。”中天淮安公司副总经理、中天淮安项目总指挥助理张年春表示,2025年项目全部达产后,预计年产精品钢帘线150万吨,约占全球钢帘线年产能的三分之一,可实现年销售超200亿元,创造8000个就业岗位。

“我们目前加工的模架主要是家电和汽车,一号车间已投入生产,年底二号车间也会装配无人智能生产线,两个车间5G应用全覆盖,预计明年的产值能实现1.5个亿。”淮安罗伯特模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国辉说。

淮安高新区精密模具产业园是淮阴区产业链招商的重要成果,园内现有罗伯特模具科技等模具上下游企业20家,全部达产达效后将实现年加工模具模架2.6万套及汽车零部件300万件,年销售10亿元,税收约5000万元,成为苏北最大的模具产业基地。

无独有偶,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纽泰格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,是国内最大的汽车悬架减震支座供应商,产品终端配套上海大众、一汽大众、上海通用等20余家整车厂,年销售额7亿元。“纽泰格集团将深入转变发展方式,优化生产工艺,推进技术创新,推动智改数转进程,着力打造智能化工厂。”江苏纽泰格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周保卫说。

今年上半年,卫岗乳制品、迈尔汽车零部件、联东U谷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,中天钢铁精品钢帘线项目一厂、淮昆模具产业园项目实现竣工……工业投资累计完成67.66亿元,同比增长63.9%。新增加规上工业企业10户,规上工业企业总数达到262户。行走在淮阴大地,处处跳动着上项目、抓产业、谋发展的强劲“脉搏”。

多形式 多方面 为居民生活提供“多保障”

3块钱就能买到一份“爱心餐”,24小时安全监测独居老人,中小学生在暑期免费补习文化课、参与兴趣班,邻里相处其乐融融……在淮阴区淮高镇大福村,空气中到处弥漫着“福气”。

“幸福院前身是一个废弃的车间,后来改造成2000多平方米的居家幸福养老院,目前有就餐、娱乐、医疗和智慧养老等服务。”淮阴区淮高镇大福村党总支书记胡海荣介绍。

中午十一点半,幸福院内的食堂就已经坐着二十几位老人就餐了,“我们和专业的养老机构合作,每天饭菜合理搭配,三菜一汤只要3块钱,针对一些不方便的老人,我们直接上门送餐。”胡海荣拍了拍其中一位大爷笑呵呵地说道:“老李,多吃点!”

食堂的隔壁是一个智慧养老工作室,“我们的智慧养老平台,将APP安装在独居老人家里,从我们这能一键呼叫他们,随时看到他们的状态。”话音刚落,胡海荣随即在平台拨打出一位老人的视频,与他交流了一番。

胡海荣和独居老人视频聊天(央广网见习记者 顾炀威 摄)

谈起村里的幸福院和福娃班,胡海荣滔滔不绝。为了让村里孩子度过一个安全、健康、愉快的暑假,胡海荣邀请返乡大学生作为志愿者给留守儿童免费上课,从一年级到初一,开设兴趣班,手工、书法、美术等课程应有尽有,吸引全村近60名“福娃”。

在淮阴,不仅有这样“福气满满”的村子,还有为群众提供良好医疗服务的社区医院。日前,淮阴区王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团队,走进颐和花园小区为居民提供眼科义诊,医生们还没来得及坐下,桌旁就已经围满了十几名群众,“我每次都会下楼来量血压和血糖,他们每周都会来,这个服务非常好。”颐和花园小区的居民陈大爷告诉记者。

王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张盼攀是一名社区护士,平时在外科病房工作,她入户为瘫痪在床75岁的王奶奶进行医疗照护。王奶奶老伴徐孝滕聊道:“在张护士休息时间,我们也常常麻烦她,家庭医生签约上门服务解决了我们的大问题。”

眼科义诊进社区(央广网见习记者 顾炀威 摄)

2012年起,淮阴区在全省率先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,打通服务群众“最后一公里”,开创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“淮阴模式”。目前,全区共有161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、1254名家庭医生,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全区4个街道、9个乡镇全覆盖,共计签约105342户、415893人。

淮阴区除了在养老、医疗方面发力,绘就健康幸福蓝图,城市更新也在继续跑出民生“加速度”。2023年淮阴区计划投资8235万元对10个老旧小区项目进行改造,惠及居民1958户。黄河花园老旧小区改造入选省级联系点,民生领域创造了多个全国示范、全省试点、全市唯一。

黄河花园小区改造前后对比(央广网发 淮阴区人民政府王家营街道办事处供图)

傍晚,来到古黄河生态休闲带,绿道两边的树木郁郁葱葱,林中小路明亮干净,沿途的健身器材丰富多样,不少市民在此散步、健身、娱乐。“以前就是一个小道,两边杂草丛生,现在多宽敞,好多健身器材,我经常吃完晚饭带女儿来这溜达。”住在附近小区的居民黄浩明笑着说。

淮阴区古黄河生态休闲带风景宜人(央广网发 刘剑忠 摄)

“未来要持续聚焦高质量打造城乡园融合发展样板‘一个定位’,全力争创全国百强区、全国百强高新区‘两大目标’。加快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,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淮阴新实践而努力奋斗。”淮阴区委书记、淮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王建军说。

夜幕降临,桥面蜿蜒,流光溢彩,一幅人水相依的和谐图景在古运河徐徐铺展。秀美运河风景如画,古城淮阴产业兴旺,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答卷上,淮阴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
标签:

X 关闭

X 关闭